怀玉:气脉,风水,能量,气功,两性5个词,10个字展示人间百态


古时候,陵墓,尤其是帝王级的陵墓,保护措施十分严格,不能乱动。例如明末和清初的律例,挖坟的人是“斩首”
别说挖祖坟,就是进去看一看,都会被杀,“挖祖坟”的念头一丝也没有。不仅仅是这样,还会祭拜,修复,

比如在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的路经南京时,总是不忘去拜谒明孝陵。今天孝陵享殿前门基座上立有“治隆唐宋”碑文,

正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时的题诗。明朝建好了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同样没有忘记过去的君王,

要一一祭奠,还专门为汉高祖刘邦敬酒;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然是民主时代的文明领袖,

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规矩,率众民国大员前往明孝陵祭拜。

帝陵历来神秘,属“禁地”,连陵园周围的围墙都不能靠,牛羊也不能放手。而中国帝王陵的选址,

究竟是神还是非神,几乎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龙、穴、砂、水、山,无美不能收,有理不能伏。

只要具体讲,内容复杂,执行上忌讳得多。”“风水学”是指人们在居住、祭祀等活动中所使用的地点,

但在传统的“阴阳”学说指导下,人死后是去阴间,是去另一个世界生活,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地点不能马虎,

也就是在民间,还得讲风水。而且皇陵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运、江山的兴亡,特别受到重视,

选址不慎被皇陵杀死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

帝后妃们的陵寝选址与营建,也都是如此,无不考虑到龙、砂、穴、水、山、明堂、近案与远朝的相互关系。

期待后面的龙山重岗,开屏开屏开屏,陵区负阴抱阳。左右护砂,环形拱卫,溪流分流,聚景藏风。

近案似数,远近闻名,使建筑前后对景,遥相呼应。在自然山川条件不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修整、补、填、挖,

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创造了一片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

清皇陵选址、规划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继承了明朝的一套,它的首倡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中国的都城中,

南京的都城城墙分布不均,到过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长度最长的都城墙的人会发现,都城墙都是依地形靠山而建,

城墙带的景色很美。如同传统的“中轴线”理论一样,方方正正,没有“鬼脸照镜”这样的“金陵四十八景”。

在为自己选择陵址的同时,朱元璋也追求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依礼而治,配合山川形胜”。

和历代皇帝一样,元璋也是宗法礼制、尊祖的。区别在于,朱元璋更加着迷,对陵地的选择讲究到了严苛的程度,

以求风水之佳,赐福朱氏子孙。明朝时期就有了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帝王陵寝制度,帝王陵分布在四个地方,

分别是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葬朱元璋祖父母的凤阳“皇陵”,葬朱元璋祖父母的南京“孝陵”,

以及葬北京“十三陵”,它们都是“风水宝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