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以中医为代表的文化将成为世界文明的主题
中国人的祖先,都把那些规律摸透了看清了告诉我们了理解或者不理解他都在那里因为那是真理,真理是不变的。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无论它们有多大差异,都是地球的一份子,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
两种文化的交融也日渐深入。这是我们观察和评估西方科学文化困境及其突破的基本前提
一方面, 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推进西方科学对未知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深广
尤其是在特定领域,传统-一些理论范式很难解释新未知现象,于是,-些新的假设不断被提出。
而深入看,这些理论假设也越来越向传统中华文化靠近。例如,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关于量子纠缠现象的假设性解释,
其结论与东方文化对世界的解释趋近。所谓量子纠缠现象是指:两个粒子,无论分离多远,它们之间都存在一种神秘的关联,相互影响。
对此,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大卫波姆(DavidBohm)相信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
这个假说的基本内容是:原本世界是一一个鱼缸里的鱼, 上面有两台摄像机,分别为A和B,
我们看到的世界分别是摄像机A的图像鱼1和摄像机B的图像鱼2,量子纠缠现象即是我们看到的鱼1和鱼2的关联,
其为何具有感应现象?源于它们都是原本鱼缸里的那一条鱼, 也就是说, 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假象,真正的原本世界鱼缸里的鱼,
我们都没看见。可见,这一假说,与佛学中关于"空性是诸法实相”,道学中的“无,名天地之始"很接近。
另一方面,西方多个领域的科学家逐渐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并进而推崇。例如,全世界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博士,
为新兴的量子学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了惊人的理论: "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来控制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物质。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发明奖得主尤金威格纳博士大力支持约翰冯纽曼博士的量子学说内涵的哲学部分:
“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变化”。那么,为何西方科学逐渐向东方寻找答案?为何多个前沿领域的研究
假设越来越趋向于东方文化对世界的认知?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东方文化由于其自身走的是一条“内观"认识路径,与西方科学文化的"外证"具有本质性区分。
以水为例,科学思维直接研究水是什么,但东方思维却因此而提出新疑问。例如,佛学说:人看水,是水;
天人看,是琉璃:鱼看,是水晶宫;那么,究竟水存在不存在呢?佛学提供的答案是水因人看而生,
看者变,则水不成其为水;由此,人不应该研究水是什么,而应研究看者“人“因何而生。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