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周易阴阳八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气脉打通气脉,讲究阴阳相宜,刚柔相济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权威的哲学名著,也是百经之首,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精髓,

是一座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宝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周易》易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对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易”是说一分为二的客观规律,是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说宇宙的一般变化。

易道讲究阴阳相宜,刚柔相济,提倡自强自立,厚德载物。中国古代思想家仰望天象、

仰望地理学、融通万物之情、探索宇宙法则、洞察人生奥秘的哲学著作。

以术数为主的《周易》,主要体现了八卦的方位和阴阳五行的属性。“八卦”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具体说的是乾坤震巽离离艮兑。乾卦为天,卦象为上干下干,纯阳;坤为地,卦象为上干下干,纯阴。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语汇,乾坤二卦与其它六卦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最宽广的天地,

成为中国古代圣人探寻万物万象的密码。

其本身是五行,乾卦为金,坤卦为土,震卦为木,巽卦为水,离卦为火,艮卦为土,兑为金。

《八卦》藏有地支,具体是乾藏亥亥支、坤藏未申支、震藏卯支、巽藏辰巳支、坎藏子支、

离帮午支、艮藏丑寅支、兑藏酉支。地支又分属五行,具体是寅卯木、巳午火、申酉、

亥子水、卯丑、卯丑。
古代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大事、反映时事、测天、测地、测人。作为帝王学府,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百科全书”,是历代人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经典。

中华名族之所以能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历尽千难万险,不屈不挠,不屈不挠,

不屈不挠地发展壮大,与我们中华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把握密切相关。先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题,

不是为偶像而求,而是运用八卦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天命、人命方面的吉凶讯息,

对有关事物和现象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尽管《周易》最初只是一部卜卦之书,但它不仅对中国主流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影响,尤其对哲学、伦理、宗教、环境、

建筑、医学、天文、数学、物理、文化、太极、音乐、艺术、军事、武术等,都有很大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各种科学文化也可以从《周易》的哲学原理中体现出来,指导着各种科学文化的研究,

其逻辑推理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几何、八卦、人居、四柱、人体面相学等领域。

对《周易》的学习与研究,其终极目标在于将《周易》的逻辑推理规律应用于现实生活。

对此进行研究,力求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日常行为有所借鉴。

作为周易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相学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就其历史渊源而言,

面相术是一种预测人的年运、富贵、贫贱、祸福等的学问,它与中国易术、道术、医术、

养生学等有密切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相术相士就已出现了,著名学者、儒学大师荀子说:“相人者,古之人也。…

古代有姑布子卿,相从形色不同,故知其吉凶。”姑布子卿即春秋时期著名的相士,

《左传》、《周书》均有其记载。
这表明我国春秋时期的相术已有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八卦、五行、地支的基本理论。

三个世纪以来,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张仲景、华佗等名医,同时相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由原来的观形发展到观气,相士们通过观察人的气色来判断吉凶,这和中国古代的医术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观察角度不同而已。

在隋唐时期是我国相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相书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是广泛传播的。

新唐书.艺文志中有《袁天罡相书》七卷,敦煌亦有唐人所著的残本,与其他书同存。此时此刻,

相术已经把八卦配到了人的脸上,从观察人的面相延伸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剖析得淋漓尽致。

宋、元时期是我国相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书中,就有看相的职业形成,

其中最早出现的便是《麻衣神相》。“麻衣神相”是相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作品。

这是一部集前代相学之大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较系统的论述和发挥,

并最终形成了相术学的基本体系。

“麻衣神相”总结了千百年来相书的理论与实战精髓,摒弃了一些乏味无聊的论调,

使相术的理论水平达到前人无人能及的高度。特别是附图、八卦、五行、地支皆配以人物脸部,

内容翔实具体,通俗直观,使其成为迄今影响最大的一本相书。

明、清两代的面相理论,仍然是宋元理论的延续。

分享到